Peter Matussek

Medienästhetik der Schrift

8. Verschriftung und Verschriftlichung im Mittelalter

8.2.6 卡洛林改革

点击图片放大

Karolingische Minuskel (Bsp. BvB57)
Alkuin-Bibel (825/830)

8.2.6卡洛林改革

罗马帝国因为民族迁徙四分五裂,这减弱了拉丁语的势力,尽管如此拉丁语仍旧是跨地区的交流工具。在这个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字共存。这样的背景激发了“卡洛林改革”, 该改革以查理大帝(768-814)的名字命名, 查理大帝在800年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帝国。

查理大帝需要既受过良好教育又可信的领导层,因此他致力于改进拉丁语的使用和文字的统一。盎格鲁撒克逊的Abt Alkuin (Alchwine, 735-804年)引入了字体改革。在法国图尔的写字间里产生了约40本圣经和圣经文段,9世纪中期还有语法书、历史及哲学书籍。查理大帝也计划了德语语法的出版,想借此把他的语言变成统一拉丁文化的载体, 并把宪法和法律、商业往来和社会形式重新定位 (所以指向天堂的名字指向他) 。在帝国中心和东部,德语成为了人民的语言和官方语言, 与官方的教会语言拉丁语不不同。 

他想把日耳曼的英雄诗歌笔录下来, 但是只有希尔德布兰德的诗歌流传了下来。(参照. "Typo im Wandel")

卡洛林改革的影响扩展到了字形和书版印刷术上。卡洛林的小写字母(例如 BvB57)就是以它命名的: 它是一种半安尔色字体 可清晰阅读, 字体规律的小写字母, 有明确的字体分写、较少连写。 这种字体也在事务所中使用, 并且区分了书本字体和应用字体的区别。它产生于现代字体发展的初期并在此后被沿用了400年之久。

摘自Alkuin-Bibel (825/830)的图例包括带装饰的作为首字母的大写罗马字母, Capitalis quadrata/rustica作为补题, 安尔色字体作为引入行,卡洛林小写字母作为文章主体。 

(点击图片放大)

8.2.5 Die karolingische Reform写作
SprechblaseSprechblase